洛拉替尼在中国经治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Ⅱ期研究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20年新发病例约220万,死亡约180万,居癌症首位[1]。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病例的85%,其中3%–7%存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该类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第一/二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20年新发病例约220万,死亡约180万,居癌症首位[1]。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病例的85%,其中3%–7%存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该类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第一/二
全球性、前瞻性研究MDT-BRIDGE旨在评估可切除及临界可切除IIB–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度伐利尤单抗联合铂类化疗的效果。该研究整合了实时多学科团队(MDT)决策,以指导通过手术或根治性放化疗后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来实现根治性
一例65岁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接受洛拉替尼一线治疗2个月后实现肿瘤病灶完全缓解,目前耐受良好,生活质量持续向好。
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管理仍然面临挑战,在2025年ESMO大会上公布的KYSCRAPER-03试验和LungMate-013试验数据是针对III期NSCLC治疗的新探索。在本次会议上,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克里斯蒂NHS基金会的Cori
在精准治疗不断前移的背景下,如何在ALK阳性早期NSCLC术后阶段降低全身及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成为临床焦点。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会年会(ESMO)“Non-metastatic NSCLC”专场,波兰格但斯克医科大学Rafal Dziadziuszk
在2025 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首次公布了 Beamion LUNG-1 Ib 期临床试验数据,该研究评估了宗艾替尼在晚期 HER2(ERBB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初治患者中的疗效。盲态独立中心影像评估确认的缓解率为 77%,其中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领域,HER2突变患者长期缺乏既高效又安全的口服靶向药物。近期,新型高选择性口服HER2抑制剂宗艾替尼的出现标志着该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临床研究表明,宗艾替尼不仅具备显著的抗肿瘤疗效,同时还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为HER2突变晚期
S-1是一种由替加氟、吉美嘧啶和奥替拉西钾组成的口服化疗方案,临床试验显示其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与多西他赛相当。然而,其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奥希替尼作为EGFR突变型(19Del/21L858R)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其全球疗效数据已获FLAURA试验验证。然而,中国人群中奥希替尼的真实世界疗效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仍缺乏系统研究。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中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种少见突变类型,由于其发病几率低,患者生存期长,因此该突变又有“钻石突变”之称。为深入探讨这一特殊类型NSCLC的诊疗进展,医脉通特设【ALK“靶”话说】专栏,广邀领域内专家学者,从基因检测、靶向药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HER2突变型患者仍旧缺乏兼具疗效和安全性的口服靶向药物。口服、不可逆共价结合、高选择性的新型HE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HER2-TKI)宗艾替尼(zongertinib)基于Beamion LUNG-1研究的积极结果,先后获
对于那些具备手术治疗机会的I~II期NSCLC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或者拒绝实施手术切除的I期NSCLC患者,实施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ABR)属于标准的推荐治疗方式,总体治疗效果满意。
创新引领,以奥希替尼为核心的联合治疗模式探索不息,为EGFR突变NSCLC患者构建全面生存保障。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领域,HER2靶点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德曲妥珠单抗(T-DXd)凭借其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在多项临床研究中脱颖而出,成为HER2突变NSCLC治疗的新选择。这一突破性进展在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得到进一步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HER2(又称ERBB2)变异从20世界80年代被发现起,作为一种相对少见但具有驱动作用的基因异常,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手段。HER2变异主要包括基因突变、扩增和蛋白过表达。本文将讨论HER2突变类型的晚期NSCLC
第28届CSCO学术年会于2025年9月10日~14日在泉城济南盛大召开。作为拥有千年泉水文化的城市,济南以澎湃不息的活水,孕育着医学创新的勃勃生机。值此盛会,肿瘤瞭望特邀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徐静教授,围绕NSCLC领域的三大前沿话题展开深度对话。专访聚
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脑转移发生率较高,约20%的患者在确诊时即出现脑转移,50%的患者在整个病程中会经历脑转移,这类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较差,且有效治疗选择十分有限,因此开发一种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活性的新型HER2靶向药物至关重要
2025年9月11-14日,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正式在山东济南召开。本届年会以“规范诊疗,创新引领”为主题,汇聚全球肿瘤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
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的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于当地时间9月6日-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顺利举行。作为全球肺癌诊疗领域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典,本次WCLC大会公布了最新的研究进展,为肺癌领域带来了最前沿的科学洞察。其中,全球首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数据显示,45%的NSCLC患者在诊断时就存在远处转移,脑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并且大约50%的NSCLC患者在其一生中会被诊断为脑转移;对于新诊断的NSCLC,25%-30%会出现症状性脑转移。